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
由协会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技能赛事之一。至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参赛队伍覆盖冶金、电力、石油、石化、铁路、煤炭、化工、船舶、水利、水电、城建、国防等行业及十几个省市众多工程建设领域,现已由单一职业技能竞赛发展为多个与焊接工程质量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即焊工、冷作钣金工和无损检测员职业技能竞赛。赛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焊接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训、选拔和使用,推进了我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
1993年在上海宝钢举办了首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焊工技术比赛。时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林华先生到会祝贺。这次焊工技术比赛在全国工程建设焊接行业引起了震动,这是当时唯一以技术工人为主体的赛事,它为青年技术工人展示了成才的前景,是培育青年焊工成长的雨露、阳光,是青年焊工圆梦的舞台。赛会在国内首次全面推广使用了硅整流焊机和逆变焊机, 推动了我国焊接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三届焊工技术比赛”是当时国内规格最高的职业技能竞赛,由国家三部委联合主办,协会承办,13个部委、总公司组队参赛,参赛选手72名。此次比赛在国内第一次将CO2气体保护焊管对接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五届焊工技术比赛”, 从这届开始,比赛裁判员均由持国家级职业技能裁判员证书的人员担任,使得比赛更规范、更公平、更公正。参加这届比赛的有全国各大建设总公司及各省市20支代表队,焊工选手118人。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六届焊工技术比赛”首先引进了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部分内容, 即组焊一个小容器,含有手工焊、氩弧焊、气保焊3种工艺,在考核选手焊接技术的同时,培养与考核了焊工选手识图、组装和焊接的综合能力,是与国际技能竞赛接轨的一次有益尝试。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九届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开始增加了技工院校代表队,为促进我国焊接技能后备人才的培养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参加这届大赛的有14个行业、集团公司代表队和10个省市代表队,共160名选手(含技校队选手19人)。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由以前历届单一的焊接技能竞赛发展为焊工和冷作钣金工两个工种的竞赛。这为将来焊接工种与上下游工种的有机结合,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逐步实现与国际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内容的接轨,为我国工程建设系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工队伍做出积极的引导和推动。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第十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在总结上届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损检测员竞赛单元,在国内首次将直接影响焊接工程质量的三个职业纳入同一个竞赛体系。同时还设置了青工组焊工、冷作钣金工竞赛环节,为43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后备力量。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以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的权威地位和专业优势为主导,努力发挥各省市、各行业和各总公司的综合优势,严肃务实、与时俱进、团结高效,促进广大青年焊工学技术、练本领,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水平;促进了新型焊接技术、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多行业、多领域焊接技术评审标准的规范与统一,形成了各行业认同的测评标准体系;促进了不同行业的技术交流。大赛立足推动最常用焊接技术的提高,配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每届大赛都明确不同的主题,组织相关资源办出特色、办出活力、办出成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工程焊接质量的稳步提高做出了贡献。
推进全面焊接质量管理,创建优秀焊接工程
推进全面焊接质量管理,创建优秀焊接工程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钢结构在工业、民用等领域的广泛使用,钢结构焊接质量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1988年推出了以评价全面焊接质量管理为核心目标的工程创优活动。经过25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创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活动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焊接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以及企业投标、申报鲁班奖等活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创优目标带动创优过程,以创优过程实现创优目标。持续开展的创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活动,促进了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逐步形成了对焊接质量控制各个要素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通过“人、机、料、法、环”五要素的有机整合,提高了焊前、焊中、焊后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全面受控程度。通过不同行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借鉴,推动了焊接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设备、材料厂家与工程应用厂家的联动,促进了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
焊接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焊接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1、焊工的培训与管理
焊工是焊接工作的执行者,焊接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焊工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程度,目前国内船舶与压力容器行业均要求焊工只有取得本系统内认可的资质证书方可上岗。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建筑钢结构焊工技术资格培训、考核及管理始于原冶金部冶金工程建设焊工技术考试委员会。冶金焊考委成立于1985 年10月,成立之初即在原冶金部内部开展了焊工技术资格认证工作。2006年起,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钢结构焊工技术考试委员会承接冶金焊考委工作,按照《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要求,对各分会和行业已有的基层焊考委进行补充认证,统一管理,为促进全国钢结构焊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和管理体系,并协助冶金、电力等行业建立了焊工培训及资格认证体系,为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焊工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及管理工作,这些焊工承担了国家奥体中心 “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等国家重点、大型工程的焊接工作。
2、钢结构焊接检验师的培训与管理
2、钢结构焊接检验师的培训与管理
《钢结构焊接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标准》CECS 331:2013已于2013年9月1日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实施。该标准在钢结构焊接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的实施有很好的配套作用。按照该标准对焊接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提升焊接质量控制水平及检验人员整体职业素养、提高工程及产品质量、降低事故率等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配合该标准的实施,规范国内钢结构焊接从业人员的管理,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中国钢结构协会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合作,共同举办“钢结构焊接检验师资格认证培训班”。经培训考试合格,颁发“钢结构焊接检验师”资格证书。
3、焊工培训教师的培训与资格认证
为提高焊工培训教师的师资素质和水平,加强焊工培训职业师资队伍建设,持证上岗,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协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进行国家焊工培训教师职业资格培训,至今已有各行业的200多名焊工培训教师经考试合格获得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4、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认证
4、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认证
2000年,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委托,开始开展培训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焊工)裁判员工作,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提供人才保障,至今已经举办六期。来自冶金、石化、石油、化工、水利、电力、中建、解放军、船舶、有色金属、煤炭、中海油、中铁、中机、核工业等行业的有关人员通过培训取得了执裁资格。
为了满足“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新增冷作钣金工、无损检测员工种的裁判工作需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于2010年4 月联合举办了“国家级焊接裁判员知识更新暨首届国家级冷作钣金工裁判员培训班”、2013 年6月联合举办了“国家级裁判员知识更新暨无损检测裁判员培训班”。
多年来,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活动,增进了不同行业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协会紧紧围绕国家政策, 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发挥专家委员会职能的同时,加强与美国焊接学会、德国焊接学会、英国焊接学会、日本焊接协会等国际机构的联系,适时掌握国际焊接工艺技术的动态,为各行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咨询服务。

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